官网入口 | 交流合作 | 信息公开 | 联系我们 | 收藏 | 搜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动态>>正文

天津大学马知遥教授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时间:2019年10月19日 10:16作者:浏览量:



 

    微信图片_20191019003016

2019年10月18日上午,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知遥来我校做题为“作为‘公共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及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长清校区办公楼二楼报告厅举行,艺术管理学院相关专业师生参加,王凤苓院长主持了报告会。

报告伊始,马知遥教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之间的区别与关联进行了深入阐释,并认为活态传承是最为可期的非遗保护原则,而作为“公共文化”的有序传承则是非遗保护的最佳路径之一。其后,他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发展脉络、公共性及共享性、职业文化中介人四个方面展开了详细阐述。

马知遥教授首先将中国近二十年的非遗发展历程划分为萌芽期、启蒙期、加速期、后申遗时代及发力期五个阶段,并对昆曲列入世界非遗保护名录、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以及颁布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重要节点性事件进行了概括性回顾;其次,他从公共文化的定义阐释出发,认为当前非遗的保护工作应该在重视实践调研的基础之上见人见物见生活,并尊重传承人的主体地位与权利;之后,他指出非遗保护的目的就是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文化遗产的全民共享,并在非遗传承人生活得以保障的同时,促使非遗发展的生动化与日常化;最后,他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还有赖于文化经纪人在传承人与社会市场之间搭建起顺畅沟通的平台,培育新时期的非遗职业文化中介人不但非常迫切,而且很有必要。

整场学术报告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逻辑清晰,马知遥教授在注重专业理论讲授的同时,又通过精美的图片及亲历故事兼顾了趣味性与通俗性,师生们皆启发良多,受益匪浅。作为我校文化遗产学术活动之一,本次学术报告切实提升了师生们的理论素养,开阔了思路,解答了困惑,为进一步的文化遗产教学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